關于第二輪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“壓實‘三管三必須’長效機制還不健全”問題整改任務,已于2025年8月15日完成整改,現將情況公示如下:
一、反饋問題
壓實“三管三必須”的長效機制還不健全。
二、整改目標
進一步健全“三管三必須”長效工作機制,壓實各部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,形成齊抓共管的大環保格局。
三、整改時限
2025年12月31日
四、整改措施
(一)各部門(單位)抓好對口市直部門部署的相關生態環境保護任務的落實,嚴格落實《湖南湘江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》,健全“三管三必須”長效機制。
(二)優化新區環委會工作機制,實現新區環委辦、新區整改辦、新區藍天辦“三辦合署辦公”。強化對部門藍天保衛戰的考核,進一步提升公安、交通、住建、城管、工信等部門履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
(三)健全“即時發現、快速處置、跟蹤問效”閉環管理機制,運用雷達掃描、走航監測、無人機、現場巡查等綜合手段溯源排查高值點位,及時交辦整改問題,靶向精準治理。
五、整改措施完成情況
(一)嚴格落實《湖南湘江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》,明確了新區黨工委、管委會的總體職責,并制定了42個具體部門(單位)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共計超過400項的具體職責清單。新區黨工委、管委會定期研究和部署生態環境工作,2023年至2025年7月,累計召開黨工委會、主任辦公會24次,強力推動各級各部門各單位按照“黨政同責、一崗雙責”“管發展必須管環保、管生產必須管環保、管行業必須管環保”的總體要求,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,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
(二)2022年10月20日,湖南湘江新區(長沙高新區)黨工委副書記、管委會主任,岳麓區委副書記、區政府區長何朝暉主持召開主任會議,審議通過了《關于完善湖南湘江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的通知》等,明確環委會下設環委辦、藍天辦和整改辦,均設在農業農村和生態環境局,實行“三辦合一”。同時,建立了“月調度、季講評、半年度小結”藍天保衛戰調度機制,調度開發建設、行政執法、公安交警等部門,對階段性問題及時會商解決,提升了各部門(單位)參與大氣污染防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,確保了工作實效。
(三)打通了問題發現-交辦-處置-反饋的“閉環管理”,開通環保小助手網上平臺、統籌接入尾氣遙感與黑煙抓拍監測數據、在建項目揚塵管控數據等內容,實行線上線下同步交辦、處置。2023年至今,結合市、區雷達掃描、走航分析結果開展溯源,累計向相關職能部門、街道(鎮)交辦問題5000余件,整改率達100%。
六、下一步工作計劃
(一)持續強化常態化調度與考核問效。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,充分依托“三辦合一”工作機制和“月調度、季講評、半年度小結”制度,動態掌握各部門責任落實情況。進一步強化考核“指揮棒”作用,細化、量化考核指標,對履職不到位、問題整改不力的單位及時預警、約談,甚至提請問責,以嚴明的機制倒逼責任落實,確保“三管三必須”要求融入日常、形成常態,防止問題反彈。
(二)深化完善閉環管理與協同治理機制。在現有“即時發現-快速交辦-限時處置-復核問效”閉環基礎上,進一步打通環保小助手平臺、走航監測、遙感抓拍等系統數據壁壘,構建統一指揮調度信息平臺。針對跨部門、跨區域的復雜環境問題,進一步完善聯席會議、聯合執法機制,明確牽頭與協辦責任,提升協同處置效率和精準度,真正形成問題共治、責任共擔的強大合力。
(三)拓展科技賦能與精準治污深度廣度。在重點企業安裝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,對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企業安裝“電力大數據”管控系統,強化源頭減排和精準治理。聚焦PM2.5與臭氧協同控制等難點,提升VOCs走航、無人機巡查的自動化分析與預警能力,對重難點問題邀請進行專家會商,深化溯源分析,推動治理措施從“治標”向“治本”延伸。
公示時間:2025年9月4日-2025年9月10日
受理部門:湖南湘江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
聯系電話:0731-88995454
聯系地址:湖南湘江新區第二集中辦公區(原岳麓區政府)2棟218
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
2025年9月4日